知道这两天,夏邑二院什么手术最多吗?
孩子割包皮!
原来是
暑假又来了
孩子包皮割不割再次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带你了解“包皮”的那些事1
被“嫌弃”的包皮
曾立下“赫赫战功”
为什么每年暑假,“割包皮”都会上个“话题榜”呐?难道包皮这个东西,生来就是累赘吗?为什么它会被家长们嫌弃得不要不要的?事实上,也许是你对它有什么误会!
包皮其实就是位于阴茎前端包住阴茎头的那层皮,虽然只是那么一点,历史中的地位却很重要。
它被称为丁丁的优质“皮衣”,量体裁衣,具有超好的伸缩性。论起来,它的功劳可不是一星半点:
1.就像眼皮保护眼睛一样,可以保护丁丁不受伤害。
2.包皮中含有大量触觉感受细胞,是性敏感部位。
3.包皮的腺体可以分泌抗菌和病*的蛋白,是自身免疫系统的一道防线。
从人类进化史上说,包皮是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原始人时期,我们祖先的狩猎活动一般在深山老林里进行。因为几乎赤裸,在没有驱蚊液、电蚊香的条件下,他们经常被各种蚊虫叮咬。
而丁丁作为男性全身最敏感、最易受到刺激的部位,就少不了包皮的“贴身保护”。在那个时期,没有包皮的男性,在优胜劣汰的背景下会被大自然淘汰了。
2
撸到位,不用挨一刀?
说到这
有人就要问了
你说的包皮作用那么大
为啥割包皮又要从“娃娃”抓起呐?
事实上
这个“皮衣”也有尺寸要求:
松弛的时候要能露出尿道口
上翻时要露出脖子(冠状沟)
一旦皮衣太紧
把丁丁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
医学上就称为“包茎”
包茎的情况下:
如果皮脂、尿液渗透到包皮缝隙中去
可能引发阴茎发炎及尿路感染
“听说,能撸下来
就不用挨刀了,是真的吗?”
泌尿外科医生给您划重点:
三岁前,千万别硬撸!
男孩三岁前大部分是生理性包茎
这是正常的
包皮与龟头粘在一起
之间没有缝隙
细菌也不会进入
每天洗澡时冲洗外面即可
此时若“强撸”
很可能造成感染
不仅造成疼痛
还会因刺激而造成局部损伤
引起局部肿胀
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三岁后,可尝试翻开清洗
3岁以后
包皮逐渐开放
80%的孩子到8岁左右
包皮都能够上翻
此时清洗时,可以轻柔地将包皮撸开冲洗步骤如下: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3岁后包皮口仍较紧、上翻困难,建议就诊,由医护判断如何处置。如果条件适合,可以学起医护的“徒手翻包皮”技术!
正确撸,不能保证
不挨刀,但对发育好
即使家长帮撸,如果孩子仍然有包皮过长、反复嵌顿等情况,经过医生评估后,很可能还是需要手术。
那岂不是“白忙一场”?当然不是,正确撸,好处多多哦!
A包茎的孩子,尿液会积留在包皮囊内,不断分解出刺激性物质,导致包皮垢或包皮结石形成。这容易引发细菌感染,远期甚至有诱发阴茎癌的危险。
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B如果包皮垢积存数年,那种粘连不是“徒手上翻”就能搞定。局部炎症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轻则形成瘢痕,重则局部感染扩散。此时医生也不会轻易手术。
所以,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是术后良好愈合的保证。
C定期上翻包皮并清洁,龟头和包皮无粘连,就不会阻碍阴茎和龟头的“自由生长”。
到了六七岁,如果已经没有包茎就最好,即使还有包茎,手术即可,也不会耽误发育。
3
这些情况该割,别犹豫!
A、真性包茎:包皮口严重狭小,甚至出现瘢痕性包茎。
B、反复包皮嵌顿:多见于包茎。包皮被翻开后,狭窄的包皮口形成紧束的狭窄环,紧紧地箍住“小丁丁”。这医院,处理不及时,会有“小丁丁”坏死的可能。
C、包皮过长,反复包皮炎和泌尿道感染等。
4
关于包皮的冷知识
A江湖上一直有一个羞羞的传言,那就是,包皮切除后,将来能获得更强的性功能。
事实是……你想多了。包皮不仅仅是一块没用的皮肤组织,上面还生长了不少快感神经。把包皮割掉,敏感度低了,时间自然是能长点,至于其中获得的乐趣嘛,就……你懂的。
B有关包皮环切手术的记载出自古埃及,在第六王朝(西元前-年)的浮雕陵墓壁画中,记录了最早的包皮环切术的过程。
那时候没有麻药,用的是石片(蛋疼)。正流行着血吸虫病的古埃及,人们认为包皮环切术可以预防这种疾病。历史学家也发现,包皮环切术是由阉割手术发展过来的。
C在古代,流行用头皮、手及一部分俘虏的身体器官作为战利品。后来发现这种做法对俘虏的损伤较大,就在有些地区逐步演化成了包皮环切术的形式。这样既可以把俘虏区分出来,又可以把他们当作奴隶使用而不影响其劳动力。
圣经中就记载了大卫给索尔王带回了个包皮作为战利品,用以体现他的勇猛。
总策划:刘家民
总编审:张伟强
监制:王孝继、吴帆、穆森
主编:孙金灿
责编:张杨、代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