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过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求营养,宁可吃冷冻果蔬也不吃新鲜果蔬
TUhjnbcbe - 2025/7/4 21:34:00

本期作者:赵力超陈文静

美编:陈敏桦赵力超

随着生活质量与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果蔬的需求正由“数量消费”向“质量消费”转变,消费更趋向于营养、天然、绿色的果蔬。

在传统观念中,平常人们总是认为新鲜果蔬总是应该胜于冷冻过一段时间的果蔬。但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引起了超哥的好奇:

那么这个报道是真的吗?冷冻果蔬和新鲜果蔬谁更有营养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新鲜果蔬和冷冻果蔬的定义,它们真正的意思和你们想的可不一样。

全文结论前置

1、从树上、田里直接采摘的新鲜果蔬当然营养最好,但是经过流通过程的所谓“新鲜果蔬”就不一定了。

2、冷藏和冷冻是不同的技术,冷冻技术成本高,但是确实对果蔬各方面保护好。

3、冷冻技术又分慢冻和速冻,速冻更好。

4、解冻也有正确姿势,本文没有涉及。

一、什么是新鲜果蔬?什么是冷冻果蔬?

什么,新鲜果蔬还要定义?不就是刚刚摘下的果蔬么?实际上,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新鲜果蔬,往往已经在食物产品链上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要经历生产商、批发市场到零售商的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在这段时间内,产品会逐渐变质,营养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商家和科学家一直在致力研究,如何能更好的减少这段流通时间内果蔬的营养损失。

低温是所有技术中最常用的,通常有两种方法,冷藏和冷冻。普通冷藏是指果蔬在类似冰箱原理的普通冷藏室储存,有些果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较少营养,原因是冷藏只是减缓了微生物活动和果蔬自身的呼吸作用,时间一长,还是会变质,尤其是软质水果。

而冷冻则是指将新鲜采摘的果蔬急速冷冻,妥善包装,于负18℃以下冻藏。此温度下,果蔬的呼吸作用几乎停滞,微生物无法生长繁殖,营养成分反而得到保留。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果蔬冻成如下的冰坨坨,解冻了还能好吃么?冰晶不会破坏果蔬的组织结构么?

二、冷冻不会破坏果蔬的口感和结构?

食品冻藏有慢冻和速冻两种方法。

传统慢冻技术,顾名思义,降温缓慢。降温缓慢会导致细胞内的水分形成较大的冰晶,损害食物的细胞结构。解冻后,水分从细胞中流出,带走营养成分,食物口感也变差。

而速冻则是指在30min内迅速通过负1℃到负5℃的温度区域(最大冰晶生成区)。因此速冻技术下90%以上的水分在原来位置上结成细小冰晶,大多数均匀分布在细胞内,对食品组织破坏小,能获得新鲜品质且营养和色泽保持良好的速冻果蔬。尤其是果蔬组织质地比较脆嫩,冻结速度应要求更快。这也就是现代冻藏工艺提倡速冻的原因。

三、营养素保存率谁高?

因为果蔬内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低温对果蔬营养成分保藏有利,温度越低,保护作用越强。确实有人研究过,新鲜玉米粒与速冻玉米粒营养素含量的比较,结果发现,冷冻果蔬和新鲜果蔬在某些营养素方面有差异,但是整体没有明显差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冷冻果蔬中等营养素的保存率还更高。

还有人研究发现速冻对甜玉米蛋白质没什么影响,即速冻保藏不会造成甜玉米蛋白损失,说明植物蛋白在速冻中变化较小。抗坏血酸是果蔬中最重要的维生素,在负18℃下时就会损失的慢的多。

综上所述,知乎上的问题并不是很好回答,因为定义并不清晰。

超哥给大家总结一下:

1、从树上、田里直接采摘的新鲜果蔬当然营养最好,但是经过流通过程的所谓“新鲜果蔬”就不一定了。

2、冷藏和冷冻是不同的技术,冷冻技术成本高,但是确实对果蔬各方面保护好。

3、冷冻技术又分慢冻和速冻,速冻更好。

4、解冻也有技术,本文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郭卫芸.冷冻处理对果蔬的影响及其应用.[J].,23(2):-

[2]阚健全.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4-35

[3]马长伟.食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82-83

[4]陈晓熠.速冻保藏对甜玉米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影响.[J].,21(5):45-47

图片来源: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话食科普团坚持更新原创科普文章,为您阐释美食背后的健康、安全科学问题。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您转发让更多的朋友获益。您的打赏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欢迎点击本文最后的“赏”,帮助推进食品科普事业的发展,谢谢。转载时请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的创作共用协议。不欢迎商业网站擅自复制内容,并且保留所有权利。

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bluecipher

sina.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求营养,宁可吃冷冻果蔬也不吃新鲜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