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包括躯体运动性反应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这种情绪色彩,常常让人情绪悲观、恐惧、甚至痛不欲生。#百里挑一#
作为现代人,对手术已经一点不陌生。通过外科手术,很多疾病得到治愈。手术过程中,可以采用局麻或者全麻的麻醉方式。总之,消除疼痛已变得非常简单。
那么,你知道吗?在以前,很多的手术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完成的!医生通过放血、棒击以及勒晕等方式使病人失去知觉,然后快速切掉病变。而这样的手术,往往有着极高的并发症或者死亡率。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头聊聊麻醉是怎么诞生的。
有关麻醉是如何诞生的,一直存在争论。当然,学术界有争论是正常现象。如果按照我国学者的观点,华佗发明麻沸散应该作为麻醉起源的标志。然而,麻沸散配方的失传,使得这一说法力度不足。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学者认可的麻醉发展,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麻醉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麻醉发展阶段,即麻醉的发现与萌芽;近代麻醉发展阶段,即临床麻醉学的形成;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那是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从史前时期开始,古代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岁月。公元前年已发现人类已进行比较复杂的手术,可以看到石器时代人的头颅上,有做过类似现在环钻手术的痕迹。
《三国演义》里面有这么个故事,曹操患有头痛,就找华佗来看病,华佗看了就说需要靠麻沸散麻醉之后用斧头劈开脑袋来治疗,曹操一听就吓到了,觉得华佗是想害他,就派人把他拷打至死,后来曹操也因为头痛之疾死去。
这么看来,在华佗生活的公元一二百年期间,他掌握了开颅的技术也并非不可能。照这么推理,他不可能生切硬割,一定已经解决了人疼痛的问题。至于是否采用麻沸散或者其他办法,就不得而知了。
一些资料显示,在西亚古国阿西利亚曾经用压迫颈部血管引起病人昏迷的方法,实施包皮环切术;年法国医生Pare用绑扎四肢的方法,以压迫神经血管减轻手术的疼痛;年Costa、年Severing等应用冷冻的方法止痛;以后又有人采用放血的方法,使病人产生脑贫血引起失神而进行手术;在中世纪曾经有人使用浸有各种止痛药或催眠药物的海绵,如鸦片、莨菪等;在使用前将海绵浸泡热;水后给病人吸入或吮吸也有采用饮酒,病人在酩酊状态下实施手术。
第二阶段,到了18世纪,化学麻醉药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结束了麻醉的启蒙状态。也就是说,之前的办法从本质上和麻醉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在这个阶段,各路大神、尤其是一些化学家各显神通,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来找到为手术之痛的办法。其中,有一个叫莫顿的人被永久记录在麻醉发展史中。如果大家感受不到他的伟大,可以详读一下他的墓志铭:“因为他,手术的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术极度痛苦;在他之后,科学战胜了疼痛”。可见,后辈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年10月16日,牙科医生WilliamThomasGreenMorton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公开的乙醚麻醉手术演示。波士顿麻省总院的JohnCollinsWarren医生成功地为20岁的印刷工人GilbertAbbott摘除了下腭肿瘤。
正因为他在新闻媒体前将吸入麻醉公开展现给世人,人们将乙醚麻醉作为现代麻醉学的开端。至此,现代麻醉学正式掀开历史新篇章。
那么,是不是认为GilbertAbbott是第一个在真正麻醉意义下完成手术的人呢?
答案是否定的。莫顿之所以影响最大,是因为他是在媒体前公开演示麻醉的。而在背后,还有很多科学家已经或者正在为科学而努力。
其中,Long医生是被学术界认定成功实施乙醚麻醉的第一人。年3月30日,Long在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的工作直到年后才被报道。后世也对他的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以后,在病魔面前,人类的尊严、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张扬。乙醚麻醉对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将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分水岭。
遗憾的是,各种资料记载中,并未提及这位颈部肿块患者的名字。
今天的麻醉工作,已不仅仅局限消除疼痛,更是保障手术病人术中安全、减轻术后疼痛以及加速术后康复的中坚学科。除此之外,麻醉医师擅长的气管插管技术、神经阻滞技术、有创穿刺技术、急救技术以及对病人生命技能的精细调控技术都在围术期中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