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夜市面临二个问题
1)价格暴利,劝退了客流,网红夜市成了暴利收割场
2)运营方给商家增加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巨大的成本商家很难盈利
这二个问题相互牵扯在一起,无论怎样,最后都将是阻断客流,商家闭店,夜市运营方也无钱可赚,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三方都受害!
网友小龙在夜市花元买的银项链,后来在某批发网站看到只需30元(必须二件起拍),之后小龙在社交媒体吐槽:60元能买二件的事,我花了元!,感觉自己像是个没有常识的大冤种,如此例子很多,消费者怨声载道之外,商家们也苦夜市收费多成本高昂久矣。
北京朝阳区某网红夜市,之前商家摊位费都在元/天,现在元/天,大部分时间很冷清没客流,一位商家说他连续3天日流水只有元左右,别说吃饭钱,摊位费都赚不够!这种情况下,夜市的运营方显得“流量焦虑”也就很正常了,流量都成问题了赚钱更是奢望。
在一个区域内夜市太多太密集,从之前的每月3场到如今超15场,美食夜市、咖啡夜市、国风夜市,主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卷,各种费用涨价商品涨价,年轻人都不逛夜市了,比起网购原来的优势就是便宜和结账后商品及时到手,现在便宜的优势都没有了,客流都网购去了。
有很多商家想了其他的办法。降低成本比如一个摊位。有两个商家。来拼起来。这样的话,一份摊位费。有两个商家出这样每个商家成本都能降低半但是效果也不好。收入一直上不去。以前,一天流水0~元那种收入水平,在现在来看很难恢复。
夜市运营方的很多规定也增加了商家的经营难度,以前夜市能接受商家每周出摊两天,很多上班族利用周末出摊很方便,但现在要求最少要出摊3天,甚至进场就要求至少出摊一周“规定必须一周起包”,夜市运营方宣传时说客流很大,但实际上寥寥无几,联系运营方后很久都不回复”,算下来亏惨了!
记者在想,为什么不一个摊位允许在一周内不同日期换三匹商家?而是要求一个商家出摊一周?如果换不同商家产品品类多了,商家盈利压力和成本压力小了,不是更好的运营方式吗?或者尝试杭州某夜市,不收摊位费,但会收取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几,这种收费方式减轻了商家的压力。也有夜市尝试邀请乐队表演打造氛围吸引客流,看演出的人大概率会逛夜市,效果非常显著。
总结
记者收集了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武汉等地的夜市活动,整体都客流减少运营方只能通过调高摊位费维持营收。但这种单一举措是远水不解近渴,想要商家和夜市都能持续良性发展,如何把离去的客流再次引流回来,并且能有效的沉淀和转化,这才是终极手段!
关于更多市场营销新闻和知识,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