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过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光裕没能重振国美
TUhjnbcbe - 2025/1/25 0:20:00

黄光裕做错了什么?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催生了热火朝天的市场经济,尤以家电行业为代表,其中销售环节渐由国营模式转向代理模式。

经济的开放提升了居民收入,家电消费能力随之攀升。当时由于代理环节资源主要由前国企专员掌握,时代浪潮中的民营创业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切入批发/零售环节,以专卖店模式加入市场,成就了一批率先吃螃蟹的人。

年,张大中于北京创立大中电器;年,黄光裕在北京创办国美电器;年,张近东的兄长张桂平创立苏宁交电;年,陈晓于上海创办永乐电器。

30多年里,从甜蜜期到大浪淘沙,家电零售商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处境。

行业内部的较量一直不断;行业外部,年起,电商的来势汹汹又重新定义了“人货场”的销售形态,结果把一众老牌传统家电零售商打得迷茫了很久。

家电专卖店渠道的零售份额年一路下滑,年份额占比30%,电商渠道的份额攀升至53%。

专卖店老牌连锁品牌中,虽说国美的净利润并不算最差,但市值和苏宁相比,显然已经被按在了地板上。

30年里,国美大大小小的新闻一直不曾间断,而最近成为舆论焦点的它,让人开始怀疑:回来“收拾旧河山”的黄光裕,似乎没能带领国美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国美没钱了

开年以来,市场上充斥着关于国美的各类消息,这背后似乎指向一个问题:国美目前的日子不好过。

终端市场来看,据澎湃新闻报道,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国美电器线上线下的发货拖时间,客服无反应、退款慢等情况。

有人认为,目前有品牌方正在与国美谈判货款结算,之前也有过供货合同的洽谈稍微晚的情况。

至于原因,不少人倾向于认为:国美真的没钱了!

一位接近国美的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反馈,国美确实有拖欠部分供应商的钱,主要是经营承压,资金链、现金流紧张导致的货款支付不及时。

远的不说,拿去年业绩来看,亏损依然是国美的主基调。

去年10月30日,国美零售发布盈利警告补充公告:由于公司所披露的不利经营状况,预计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拥有者应占经营亏损将比去年同期扩大35%至65%之间。

此外,不少自称为债权人的渠道商开始向国美讨债。

据多家媒体报道,根据天眼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新增多个破产审查案件,不少债权人以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以债权人身份向法院申请对国美电器进行破产清算。

不过,根据裁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表示,申请人虽然提交了采购合同书等证据,但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并非上述合同及协议的直接相对方,最终申请被驳回。

来源:港交所

除了盈利难以外,债台高筑是国美零售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截至年中报,公司总负债规模达到.67亿元。

国美的盈利困境,一直以来也引发了黄光裕是否要套现离场的猜想。目前观察下来,似乎黄光裕还并未放弃国美。

笔者查阅iFinD数据,年2月黄光裕正式获释,3月起便开始高频增减持国美零售的股票。

转折发生在当年12月,自此开始,减持几乎成了常态,今年1月11日,黄光裕的持股比例最低降到了10.79%。

来源:iFinD

市场并未就此停止。近日,一则揭开国美零售正处于“群龙无首”的公告,点燃了市场的遐想。

2月3日晚,中关村公告透露,黄光裕不再是国美零售控股股东,国美零售无控股股东。

2月6日,国美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股东黄光裕持有国美零售的股份比例当前低于30%,所以国美零售暂无控股股东。

不过,黄光裕正通过免息无抵押借款来为国美补充现金流。债务资本化议案一旦获得通过,黄光裕在国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将提升,会恢复至20%—30%之间。

来源:港交所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领域,控股比例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国美的起

年,在内蒙古待了没多久的黄光裕揣着块钱来到北京。

第二天,初来乍到的他在北京站附近遛达时,被一个人游说,结果重金花了10块钱拍了一张一次性成像的照片。在当时的北京,黄光裕下榻的住处一晚才5毛钱。

既然来了北京,不如既来之则安之,从最初的服装生意到后来的家电生意,黄光裕渐渐打拼成了世俗意义上公认的富豪。

年,35岁的黄光裕以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随着中国对话访谈类栏目的兴起,他也和众多大佬一样,频繁出现在媒体之上,成为大众研究的对象。

年,黄光裕受邀参加央视《对话》栏目,当时主持人陈伟鸿问了在座嘉宾一个问题:黄光裕能成功,身上具备哪些品质?

综合几个学者和商界人士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黄光裕自己够勤奋有智慧、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两类因素在当时看确实没什么毛病。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前提是,它得主动走到风口面前,才有可能被吹起来,而非什么都不做。

在面对中国经济开放的大浪潮里,勤奋的黄光裕确实抓住并找到了家电零售的好方向——线下连锁店。

如今看,家电领域已经形成了渠道多元化形态,包括电商、专卖店、家电连锁、工程渠道。相对于线下专卖店来说,电商的份额占比早已成为主流。

不过,上世纪90年代,家电零售的霸主属于苏宁、国美这样的专卖店。

家电销售环节上,从国营主导到逐渐转向代理模式过程中,存在区域间窜货现象严重,市场价格体系较为混乱等问题,都给民营玩家提供了切入的突破口。

国美主打的策略是:薄利多销,创新推出直供模式等。

年,国美电器最初走的是低价策略。低价策略的底气来自两方面:渠道改革和对标竞争对手。

为了压缩价格,国美推出直供模式。年,它选择脱离中间商,从厂家直接进货,以此减少批发商中间环节从而让利消费者。

另外,国美还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光裕没能重振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