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过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聚焦315口罩交易成侵权投诉重灾
TUhjnbcbe - 2024/12/31 12:1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伴随着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口罩已成为消费市场上极为稀缺的防护用品之一。即便全国口罩日产能及日产量双双突破1亿只,但“一罩难求”依然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的真实情况。

近期,《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多次走访药房、便利店以及与消费者沟通后获悉,目前线下药店的口罩早已销售一空,线上购买口罩销售速度极快,几乎一秒售罄。

巨大的市场蕴含着浩瀚的商机,也意味着丛生的乱象。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24日,全国已经侦破制售假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起,查扣伪劣口罩余万只。

线下渠道哄抬口罩价格、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社交平台上虚假交易、卖家不发货,甚至口罩一度成电商平台引流工具……针对当前乱象丛生的口罩市场,《国际金融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1

线下:哄抬价格、售卖伪劣口罩

“2月18日,我在xx超市里以元的抢购了一盒‘SASMask口罩20只装’,生产日期被贴上,透过贴纸可以看到这盒口罩的生产日期为年6月,有效期为年6月,疑似过期近8年。”2月20日,有投诉者在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如是发起投诉。

上述投诉涉及到的xx超市,是北京一家知名连锁超市,《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该平台上发现,自2月初以来,针对这家超市数十条投诉中,除了销售过期口罩之外,多名消费者还反映其购买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标识信息的“三无”问题口罩。口罩粗制滥造、易破损、使用感差是消费者在该平台投诉的初衷。

而这只是一罩难求情况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口罩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2月底,北京知名大型连锁药店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佰馨公司”)董事长李东因涉嫌销售假3M口罩,被提起公诉。据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其授意在山西医药企业系统工作的亲戚,从山东潍坊高密市的一个个体商贩处购买了58万余只假冒的3M牌口罩进行销售,而在东窗事发之前,这批假口罩的销售额已超过万元。

利益驱使之下,铤而走险的商家不在少数。孙安(化名)是陕西某县城的药房老板,据其介绍,自1月底开始,其店里口罩就已断货,至今仍是无罩可买。“之前一包20个规格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批发价是2.7元,我们零售3.8元。过年那会儿,口罩货源越来越稀缺,我们当地有个别药店就不按包卖了,按照3.5元/个的价格卖,后来被举报并被罚款。”孙安说。

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亦在被罚名单之列。据相关媒体报道,1月底,该店将进价为元/盒的3MCNN95口罩(十只装)大幅提价到元/盒对外销售,远高于同期同规格产品在网络售价的元。随后,该店被举报,最终被处以万元的行政罚款。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药店销售价是进价的%,接近网络售价的%。市场监督局是按照规定中情节严重的最高金额处罚的。”陈元熹称,“因为疫情时期,口罩是特殊的抗击疫情的商品,这种哄抬价格的行为影响比较大,会造成恐慌情绪,所以处罚比较严厉。”

近期,记者走访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多家药房、超市、便利店了解到,想要买到口罩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大多数门店的口罩都处于无货状态,极少门店有货,但价格相对较高。“今天的口罩刚刚到,38元一只,有货赶紧买,不然一会儿就售罄了。”3月中旬,一家药店店员向记者介绍,“现在大家能买到现货是首要的,价格是其次”。

2

线上:口罩成引流工具

当线下超市、药店口罩被抢空,消费者们将希望寄托到了电商平台。

每天13:58分,孙珊(化名)的手机闹铃都会准时响起,关掉闹钟后,她迅速登陆某网上购物平台,熟练地点开历史搜索列表里的“一次性医用口罩YY-”,然后进入那家熟悉的店铺,等待两点的到来。

“购买数量超过了限购数。可能是库存不足,也可以能是人为限制。”这一天,孙珊依旧以抢购口罩失败告终。每天两点钟准时抢购口罩已经成为孙珊的日常,然后半个多月过去了,奇迹终究没有出现。

孙珊的遭遇,仅是当前居民在线上抢购口罩的一个缩影。由于知名电商平台抢购难,不少消费者又将目光瞄向了小平台。也正因为此,一些小型电商平台将口罩当成了引流工具。

2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点名“海豚家”等商家,在消费者下单并且支付成功后采取单方“砍单”行为,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广大消费者质疑。中消协点名后,海豚家很快进行了回应,并对消费者致歉。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件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不少消费者仍深陷被骗的痛苦之中。

最近一段时间,胡光(化名)每天都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315口罩交易成侵权投诉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