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疫情转化为感冒症状,责任下发到每个人。
管控三年,药店的退烧药迅速成为“明星”!专家的一个视频、一句话,马上迎来下一个哄抢热点。谁说经济不好?要看哪个行业了。
口罩、铁皮围挡、核酸小屋、试剂、防护服、体温计。药店榜三:布洛芬、连花清瘟颗粒、风热感冒颗粒。不吃菜可以,不备药不行。
弱势群体:婴幼儿、老人、孕妇,看着一个个视频的高烧症状,触目惊心。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症状服药,也不知道对不对症。
一瓶片的布洛芬,批发价2.5元,现原产地专门有人兜售,卖到60元一瓶,还有人花了80元、元购买的;西安有个药店,坚持此药品平价3.5元出售;有的村庄药店,把安乃近拆开,每个人发三片,免费领取。更多药店必须搭配购买,否则没货。药店的推销员和销量是挂钩的,卖得多,提成就多。
商人逐利,如果丢了做人的本性,那真是无语了。
很欣喜地刷到不少的小视频:因宝宝高烧,家里没有退烧药,怎么办啊?马上就有人回复各种物理降温的举措,还有正好是一个小区的,“到某号楼这里来,我给你拿点药。”
冬日虽寒,温暖在心里。
这次的放开,国家也下了决心。就像大禹治水,仅靠填堵是治不住暴虐洪水的,失败多次后,转换思维,疏导。
疫情也一样。当病毒的致死率降到低点,就需要大家和病毒对抗,以便生活和生产秩序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股市的割肉,会痛,但要学会及时止损。
这次的新冠疫情也是多年没有的突发状况。人类的成长史,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进化史!
假如可以让社区做好弱势群体的登记和监护,及时做到健康和用药指导,我想每个人的心态会更加平和,坦然面对病毒的袭击。国家用于建方舱和医治阳性人员的资金、大批检测设备的投入……都可以用到实处,被蛀虫吞噬的巨资,能改为药物下发到个人,更实际。
一个家庭,都有顶梁柱。他们需要上班,养家。自然接触外界频繁,首当其冲先受感染。家里怎样照顾患者、消毒,这些也是宣传的重点。
还有孩子们,他们处于懵懂的年纪,心理压力很大。如果被家人感染,自己要承受身体和精神的打击,学习受影响,还会担心开学后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受歧视。
英语中有一句俗语: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
愿人间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