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军大师的弟子独得74金!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成金牌批发户?》
太极拳源自何来?是传说中的武当张三丰吗?
河南温县陈家沟王氏太极传人的王战军、王战海等,却不这样认为——在陈氏太极人眼里,陈家沟,才是太极功夫的源头!
于是,申请中国太极之乡、太极发源地,以及组团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要都是陈家沟的陈氏太极在行动——当然,陈家沟的各类太极学校、太极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比如,年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第三分季赛,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这项比赛更是吸引了全国10余个省市及地区的76支代表队,共余名太极拳精英参赛——而据大赛组委会要求,参赛人员车旅、住宿、饮食费等自理,且每人还要缴60元报名费。
据陈氏太极王西安一门其子王战军大师说,仅其旗下的太极学校弟子,就夺得了74金、56银、47铜的好成绩!
——那么,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次赛事,一个王战军太极学校,就能夺得74金,这是不是可以推测为,该比赛设置的夺金项目,很可能会超过上百项呢?
在该大赛公告中如此说:“个人项目: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30%”——那么,人参赛,一等奖率在20%,也就是说,将会有人能夺得金牌!
而“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30%”——也即是说,约有80%的人可以获得前三名,这表明人参赛,就能有人可以进入前三甲。
显然,这是一次皆大欢喜的太极盛会,因为,名参赛者中,绝大部分人都能高兴而来,还能揣着牌牌尽兴而归了!
只是,这样的太极大赛,是不是就有点像奖牌批发专业户了呢?
据说,多年前,清风岭下的陈王廷,其吐纳山川、和合阴阳,创造了中国武术史上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法。
虽在当时,那可是传陈不传外——但后来,被杨露禅偷师学艺而去,加上现、当代社会的思想开禁,以及国家在解放后的大力推广,太极拳早已远非“陈氏”一家了。
像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太极,早已成为名门正派;当然,也有掌门人为雷雷的“雷公太极”、掌门人为马保国的“浑元形意太极”、闫芳大师继承的“经梧太极”等不计其数的太极新门新派,那也是玩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如今的太极,既是一门武术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全民养生、健身与品格修行的生活方式。当然,像这雨后春笋般的太极门派丛生;以及像陈家沟这一次比赛,就能在人中,可以有人之多获得金银铜牌——一方面,这体现了太极发展的声势,在不断壮大,但另一方面,也有令人担忧的问题,让太极江湖的浑水,不断地被搅起。
比如,今年发生的江湖打假风波,其影响力,至今仍在发酵中。像这徒弟独得74金的王战军太极大师,那位格斗教练,就多次要与其比试,并质疑其实战性,甚至认为其比武夺冠的比赛为假。
可王大师们却从不应战,只是要派出本是学散打,后拜在太极门下的弟子去应战,这也令公众对其发出铺天盖地的哂笑与嘲讽。
那么,太极的魅力,比如健身、养生等,本无人否认,可我们的一些当代太极大师们,为何一定要坚持和热衷于太极在当代,依然是实战性很强,但却从不敢去真正验证呢?
其实,其本质,是在用太极的实战性,来迷惑公众、学习者,以其作为太极传授、教徒、开馆的宣传工具而已——一言以蔽之,一些假大师拿太极在当代的实战性说事,不过是在为“太极大生意”作铺垫罢了。
所以,像这王战军大师的学校,便独得74金的壮举;还如这陈家沟太极大赛,人就能有八、九百人拿到奖牌,显然就会形成太极习者皆大欢喜的场面——而最终的目的,即其中的最大获利者,还是以太极为市场和生意的那些人。
当太极成了自玩自嘿的表演,这也并无多少危害性——只是,请别再拿太极“曾经杀人于无形”的历史故事,再来为今天的太极大生意,而涂脂抹粉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