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某地有个不起眼的村子,名叫郭庄,全村二百多户,一千多口人。
名为郭庄,自然以郭姓为主,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其他还有五个姓氏,分别是王、肖、林、薛、顾。
位于村西头有个七口之家,户主名叫郭三德,老伴儿叫周二英。郭三德有两子一女,大儿子郭韬已经结婚,媳妇叫丁桂琴,有个五岁的儿子。二儿子郭盛二十岁,小女儿郭蓉十八岁,都还未成婚。
郭家前后两趟房,都是四大间,郭韬一家住后面,是全新砖瓦房,因郭蓉和嫂子丁桂琴关系很好,侄子又喜欢粘着这个小姑姑,所以郭蓉就住后面。
郭三德夫妇和二儿子住前面,房子虽是砖包皮的那种,但还比较牢固,郭三德夫妇住西屋,郭盛住东屋。
大儿子成婚后,并没有分家,一大家人还是同吃同喝同干活,相互之间比较和睦,邻里之间很是羡慕。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下午,郭三德和大儿子郭韬跑到派出所报案,说女儿郭蓉失踪。
据郭三德说,女儿十六日吃过午饭后,说去二李庄找李文秀玩儿,晚上要住在那里。二李庄距郭庄四里多路,李文秀和郭蓉曾经是同学,两人关系很好。
到了十七日临近傍晚,郭蓉没有回来,因郭蓉之前有过在李文秀家住两三天的情况,而且那时候父母对子女都是散养,所以郭三德夫妇并未在意。
十八号上午,郭蓉还没回家,郭三德就让小儿子郭盛去李家找寻,谁知李文秀说,郭蓉根本就没有来找她。
这下郭家人慌了神儿,赶紧四下找寻,亲戚家都问遍了,一直找到十九日上午,仍然没有消息,就来派出所报了案。
所长姓朱铭接报后就组织调查,他让郭家找出郭蓉的相片,派人在临近车站、宾馆等地巡查,自己则带人去到郭庄调查。
经过对郭庄村民的询问,据同村顾老蔫说,在十六日下午见过郭蓉出村,说她当时没骑自行车,穿着粉色褂子、蓝裤子,还背着一个绿书包。顾老蔫还和郭蓉打过招呼,郭蓉当时说,是去二李庄找同学。
朱铭再次询问郭家人,让他们回忆一下,最近郭蓉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反常的举动。家人说郭蓉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并未发现不妥之处。朱铭见郭蓉的嫂子丁桂琴欲言又止,就单独叫到一旁询问。
据丁桂琴说,年初的时候,公公婆婆给小姑子说了门亲事,是邻村的一个富家,其实看中的是那家的彩礼,方便给二儿子讨个媳妇。郭蓉对这门亲事不同意,为此和公婆闹过一些情绪,这门亲事也就一直拖着。
朱铭又问丁桂琴,郭蓉有没有相好的。丁桂琴说,同村一个叫林建轩的小伙子,比郭蓉大一岁,两人曾是同学,林建轩很喜欢郭蓉,林建轩的父亲林成还来郭家提过亲,但林家家贫,公婆不同意,为此两家还闹过矛盾。丁桂琴还说,小姑子郭蓉并不想嫁给林建轩,只把他当作要好的同学和朋友。
朱铭叫来郭三德夫妇,询问后证实了丁桂琴的说法,就找了林家父子问询。林建轩说当日并未见过郭蓉。这事转眼过去了一周,郭蓉就如凭空消失一般,毫无音讯。
正在这时,村里木匠肖阳提供了一个消息,据肖阳说,前些日子接了个活,给城里一户人家打家具,十六日那天,他去城里干活,在村外小路上见过郭蓉,当时郭蓉与林建轩在一起,还拉拉扯扯,由于林家想与郭家做亲家,肖阳也就没有多留意,匆匆忙忙走了,昨日家具做完回了村里,才知道郭蓉失踪了。
这个线索很重要,朱铭即刻找来林建轩。据林建轩说,十六日确实见过郭蓉,主要是表白心意,希望郭蓉能嫁给她,结果郭蓉不愿意,两人吵了几句,就分开了,之前说没有见过,是怕引祸上身。
同时林建轩还交代,郭蓉上学时有个男同学,叫什么名字不清楚,听人说她俩在谈朋友。朱铭经验比较丰富,他通过观察,认为林建轩并未说谎,就让他回了家。
根据林建轩的说法,朱铭对郭蓉曾经的同学问询,主要问了李文秀。据李文秀说,郭蓉在学校是和一个男同学偷偷谈朋友,但这个男同学是谁,她也不知道,郭蓉死活都不肯说。朱铭又去了学校询问,学校教职工也不太清楚,并未提供有利线索。
到了这年九月,朱铭突然病倒了,他快到了退休年龄,经此大病也就病退了。郭蓉此时失踪已经五个月,仍然没有音讯,村里人私下议论,说什么的都有。
村子北面有片林子,大概十多亩,种的都是柳树,这块地当年是生产队种苜蓿用地,村委会就种了柳树。村里为了修路,决定将这片林子砍掉卖钱。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四日这天,村民砍树时,在林中那口枯井里,竟然发现了一具骸骨。村支书报案后,经过检验,这具骸骨应该是个女性,大约十八九岁,死亡时间超过半年,致死原因应该是高处坠落,折断颈骨。
骸骨周围的衣服残留能够看出,是粉色褂子、蓝裤子。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这具骸骨就是失踪一年的郭蓉。郭家人通过骸骨周围的残损衣物,已经头发的长短,认定就是女儿郭蓉。
郭家人不相信女儿会自杀,认为儿女是被人推入井中害死的,为此,刑侦部门着手调查此案。
事情发展有些意外,就在发现骸骨十多天后,林建轩被抓了起来,认为他有几个疑点:
一、枯井内发现一只胶鞋,村里人证实,只有林建轩曾穿过这种胶鞋,鞋子大小与林建轩所穿尺码相同。
二、事发当日,肖阳曾见到过林建轩与郭蓉发生过争执。
三、发现尸骨的那片林子,紧挨着林建轩家的田地。
四、林建轩想娶郭蓉为妻,并未如愿,而且两家还有矛盾。
林建轩并不承认杀人,据他说,头年秋末浇麦子,自己穿上水鞋,就把胶鞋脱下放在地头,谁知麦田浇完后,发现胶鞋少了一只,他一气之下,就把另一只扔进林中,应该是那时候掉进枯井中的。
具体的审理不太清楚,但不久后传出消息,说林建轩已经招供,承认自己就是凶手,被依法判了死刑。
林家人不相信儿子是凶手,曾经调查郭蓉失踪案的朱铭虽已退休,但他也不相信林建轩是凶手。在朱铭的帮助下,此案重新定论,不久后,林建轩被判七年徒刑。
朱铭曾经有个同事姓卢,调到了省厅工作,省厅有个老警察姓于,善于颅骨还原技术。朱铭通过姓卢的同事,请于警官为颅骨做了还原术。
颅骨还原结果,此人样貌与郭蓉有些不符,但差距并不是很大。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查询,大概确定了死者身份,此人名叫袁小丽,十九岁,是邻县的一个女子,走失时间是八七年四月份。
袁小丽自小智障,所以家里人没有尽力去找。经袁小丽的父母辨认,样貌与女儿有几分相符,衣服不是袁小丽失踪时所穿,但裤子相符。
大概确定了尸骨的身份,在朱铭的帮助下,案子有了转机,林建轩被释放,此时他已服刑将近一年。此事有了转折,郭家人相信女儿依旧活着,就继续寻找。
一九九二年八月的一天,郭家收到一封信,令他们高兴的是,信是郭蓉寄来的。郭蓉心中说,自己当年不同意父母定下的婚事,就逃到了远方,现在已经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还不错,希望家人不要挂念,也希望父母保重身体。
郭韬拿出妹妹读书时写的作业,经过对比,发现与信上的有些相像,应该是妹妹所写。郭家人非常高兴,郭三德专程跑到朱家,将此事告诉了朱铭。
朱铭也为郭家人开心,这封信并未些寄信地址,朱铭仔细看了信件上的邮戳,是从东北某个大城市寄出的。
几日后,郭三德带着两个儿子去到了那个大城市,查询郭蓉的下落,但城市太大,人口众多,许多人家还住在山里,结果找了大半年,一无所获。
转眼又过去好几年,郭蓉依然没有下落,此事也就慢慢淡化了。郭三德夫妇虽然没有找到女儿,但通过那封信,得知女儿生活得不错,也就释怀了。
因为郭蓉失踪案,林建轩无辜做了一年牢,郭家人觉得很对不起林家,于是在农忙时候,就尽量帮着林家做农活。
林家也是懂礼之人,就礼尚往来,平时也能帮助郭家。后来郭盛开了厂子,生意很是不错,就帮林建轩做起了生意。两家人抛却恩怨,相互扶持,日子都红火起来。
许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郭蓉依然没有露面,郭林两家做生意都发了财,都在城里买了房子。郭三德夫妇都已八十多岁,虽然身体健朗,子孙绕膝,还有了第四代人,但女儿郭蓉的下落依旧他们心中最大的挂念。
写在最后:
郭蓉是否还在人世?无从可知,毕竟没有见到人,而且那具尸骨是郭蓉还是袁小丽,也没有最终定论,但这件案子却给了我们不少感慨。
首先是朱铭,他虽然已经退休,而且身体还不好,但为了弄清真相,不冤枉他人,几年来一直帮着郭林两家四处奔波,他的这份大义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其次是郭三德夫妇,给女儿找个有钱人家,这本身没有错,但也要顾虑女儿自身的感受。正是由于他们嫌贫爱富,包办女儿婚姻,才使得郭蓉失踪,
再说郭蓉,如果她还在人世,真的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兄弟,就算是当年包办婚姻,也是为了她好,父母恩情大于天,怎能如此绝情?
民间奇案:暖壶上缠大蛇,壶水有剧毒,八十年代投毒案,至今未破
民间故事:妻子改嫁好友,俩丈夫竟相互推让,背后缘由,感天动地
民间故事:老马反常,连续踢翻马槽,男子挖地迁移,方知内里乾坤
民间故事:男子回家,见大蛇缠绕水壶,老寡妇说:你家娘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