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江苏,全国闻名。十三太保,各有各的特色和骄傲。凑在一起,谁都不服谁;碰到问题,也是各有各的观点。
但有一点,我相信在江苏是毋庸置疑的。十三城中美食之首花落谁家?那便是当之无愧的扬州城。
人人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我在年11月份的凄厉冬雨中看到的扬州,却是别有姿色:
隐秘在古街旧巷中的古朴园林是“绿杨城郭是扬州”;缭绕在雾气氤氲里的山石舫艇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而出现在食客桌上,倾散在众人味蕾间的美食则是“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今天,则以美食开篇,来看看11月的扬州城。
趣园一角人均50元的包子餐厅--花园茶楼
我们一行四人开车到花园茶楼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一点。
为了一尝扬州美食,不负光阴饱腹而归,我们相约不吃早饭。
所以,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四人一度饥肠辘辘,只能靠不停地刷美食图片止饿。
原本以为将近一点,应该没什么人用餐了。结果进了店里被告知,自行等位。朋友眼明手快,看到最后两桌似有结束之相,立马如门神一般站于伺候在旁。
四人入座,翻开菜单,光是图片便感觉色香味俱全,若不是囊中羞涩恨不得大喊一声:菜单上全部来一份!
便是如此,我们四人也点了相当多的菜品:松鼠桂鱼、文思豆腐、扬州炒饭、烫干丝、大煮干丝、豆腐皮包子、五丁包子、松子烧卖。
包子和烧麦都是拳头大小,6个一屉。我们四人口大喉咙小,个个都以为自己至少吃上两屉。结果最后吃到撑肠拄腹,竟然还留了8个包子。
总消费:元。硬生生把别人50元的人均吃到了90元!
松鼠鳜鱼:比起苏州松鹤楼的松鼠鳜鱼,花园茶楼的这条鱼就显得秀珍迷你多了。不过价格上也是苏州的一半左右--元/条。虽然个头不大,不过胜在口感上佳。外皮松脆,鱼肉细嫩,酸甜的番茄汁伴随外酥里嫩的嚼劲仿佛是喉头间一场五彩的烟火。舟车劳顿的旅途,一筷香甜的鱼肉,绝对能让你感觉到江南的诚意。
烫干丝:因为不清楚烫干丝和大煮干丝的区别,任性之下两道干丝都点了。其中,烫干丝略让人失望。烫干丝属于凉菜一系,不用水煮,过开水烫软,再淋上酱油香油等浇头即可。但入口却不是想象中的绵密爽口,略柴,且酱油味偏重。
大煮干丝:比起烫干丝,大煮干丝就顺滑味美了很多。以鸡汁为汤底,佐以火腿、虾仁等,吊其鲜美于干丝之间。而大煮干丝也是很有文化底蕴的美食,乾隆帝下江南,大煮干丝便是必食之品,那时它的名字还叫“九丝汤”。而扬州人素来爱吃干丝,据说可以一天不重样。早上烫干丝,中午炒干丝,晚上煮干丝。也足见扬州人民对干丝的喜爱。
文思豆腐:文思豆腐是淮扬菜的头号代表,在美食界也被吹得神乎其神。比如选料极严、刀工精细、形如发丝等等。但寻常百姓在外吃这道菜大多是吃个噱头与名气吧!花园茶楼的这道文思豆腐口味偏淡,所谓的“软嫩清醇,入口即化”的感觉没能领略到,一口下去感觉就是勾芡浓厚的一口豆腐羹!
松子烧卖:我对坚果过敏,所以松子烧卖我是退避三舍的。只因同行的姐妹说,数十年前路过扬州火车站吃了一个松子烧卖,那紧实的内馅,松子的芳香,油而不腻的口感自此深扎在她的脑海中,数十年间未曾忘却。而花园茶楼的松子烧卖,个头较大,内容相当丰富,看朋友飘飘欲仙的表情,也知道这烧卖口味不错!
五丁包子:为什么我固执的认为花园茶楼是一家包子店,因为他们家包子的口味实在是太棒了!不谈环境不论价格,花园的五丁包可算上选!一口咬开,内馅分明,肉眼可见的海参丁、鸡肉丁、猪肉丁、笋丁和虾仁丁五味合掺,鲜美无比。略带酱汁,鲜香不腻,味入喉间,久久不肯散去。
豆腐皮包子。据说豆腐皮包子是花园茶楼的招牌。但因为在五丁包后面才上,我用刚刚品尝过五丁包的味蕾再去尝豆腐皮包,觉得味道不过尔尔。味干馅涩,缺少汤汁。果然肉比豆腐皮好吃许多!
扬州炒饭。扬州炒饭可能是扬州美食中最名不副实的一位吧。比起包子烧卖等,这一道炒饭实在过于平凡。同行的朋友笑言,感觉路头街边的炒饭也比这一份30元的扬州炒饭好吃许多!
人均30元的苍蝇小馆--福星
每个城市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店潜伏在悠长黯淡的小巷子中。看似环境一般,但在炊烟袅袅间,竟是这个城市难能可贵的正宗好味。
福星便是扬州城里这样的一处所在。
我们自东关街一路寻来。冬季的天总是暗的早,晚上6点已黑漆漆的一片。
我们跟着导航一路在小巷子里蜿蜒,时不时走错路拐错弯。
江南的巷子总是傍水而依。小河旁都是人家,楼层不高的私房,一眼看上去很有年代感。地下的石板路也是凹凸不平,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无声却有情。值得一说的是,走到尽头,我们看到路牌,才发现这条小巷子叫作“皇宫社区”。再回头一看来时的狭窄蜿蜒,不觉一阵大笑。
寻到店内,也快到7点。在东关街饱食的一顿小吃基本消化。
小小的店内,已经坐了七八桌。看起来都是下班小聚的友人。每个人桌上都有一份咕咕冒泡的砂锅,热气缭绕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肥肠臭大元:没吃过的人永远不知道肥肠配上臭豆腐有多好吃!在我家乡,这道菜叫作双臭。名字大俗,味道却让人欲罢不能。肥肠和臭豆腐混起辣烧,置于保温的砂锅内。臭豆腐混着肥肠的肉香,肥肠裹着豆腐的滑腻。菜入口间,尽是软嫩弹滑咸香鲜美。
香菜粉皮:难得一吃的情怀菜。小时候妈妈一直会做香菜炒粉皮,Q滑弹嫩是我的心头好。犹记得高考结束的下午,一帮小伙伴聚在我家中,老妈炒了整整三大碟香菜粉皮,被一群刚从高考牢笼中释放出的饿狼席卷一空。而福星的香菜粉皮,只要10元,却是大大的物超所值。粉皮滑嫩,香菜不抢味,惊喜的是油而不腻。配上刚入口的非常臭大元,无比爽口。
狮子头:狮子头在上两个菜面前都太不值一提了。卖相不好,肥瘦比例不佳,肉质松散,最重要的是一点也不正宗!完全没有扬州狮子头的风韵,说是肉圆一个反倒更合理些。
砂锅黄豆鸡爪:黄豆软软糯糯完全吸收的鸡爪的鲜香,鸡爪煮的酥烂,入口即可脱骨。加上豆豉的调香,十足的入味。虽然可口,但我只吃了一个鸡爪。因为肥肠臭大元实在太好吃了,让我筷不能停。
由于晚上还预约了宵夜,所以我们四个人不敢多点菜。担心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尽尝扬州美食。四个人四个菜外加六瓶饮料,最后结账只要元!真的是便宜哭了我!
环境别致的早茶店--趣园茶社
趣园,名副其实,水木清华趣味横生。
趣园作为黑珍珠两钻餐厅,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这里曾是盐商黄履暹的私家府邸,乾隆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曾下榻于此,并御赐“趣园”一名。
早就听闻趣园排队吓人,于是姐妹四人早上五点便扛着睡意起床,六点出头便带着黑眼圈匆匆出门了。
7点不到的趣园门口,已经有好几圈人等着取号。环视四周,冬雨落下的园林四处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秋末泛黄的落叶寂寥地散落在微青的草地上。
由于起的比较早,胃口不是很好。所以点的菜品也不多,权当探店品尝。四人一共点了四只蟹黄汤包,一份干拌面,一份虾籽馄饨,一笼蒸饺,一笼千层糕,一笼翡翠烧卖和一份大煮干丝。
比起花园茶楼的包子、烧卖和大煮干丝,趣园的口味就显得没那么好了。干丝口味较淡,没有鲜美的味感;烧卖小小的一个,只有花园茶楼一半那么大;包子更是味道不佳口感干涩,蟹黄包里还微微有些腥气。
值得一夸的是,干拌面相当不错。筷子一般开,葱油的香气扑鼻而来。入口面条劲道,口感浓郁。葱油不腻,回味无穷。
而虾籽小馄饨也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内馅十足,鼓鼓囊囊。比起苏南的手推馄饨,一个馄饨的内馅可以抵上苏南的十个馄饨。
杭州一行,聊聊几日。有美食入口,有姐妹相伴,颇为自得。
而扬州这个城市,也漂浮着满满的让人共融的气息。真诚、惬意、精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人生尽头的祈愿。
但愿我们现在行走在路上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年老后可以如此这般闲散度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