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过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未了过年系列腊八节 [复制链接]

1#

过年系列:腊八情

文∣凌波

没有比腊八更令人兴奋了!因为它与豆、米、花生等等五谷关联。而且一旦喝过腊八粥,那香甜绵软的美味滑向胃里的时候,年的韵味就一下子浓郁起来了!

人们纷纷开始行动着预备过年了!

小孩子也正是从腊八开始数着盼年的。记得小时候,腊八节的头天晚上,母亲就吩咐我和弟弟在一块光滑洁净的捶布石上用小锤子砸地瓜干,地瓜即番薯,切片晾晒,晒至表面一层细粉,收起来,可以吃很长时间。

母亲平时很少吩咐我们做家务。突然叫我们做活,有受到重视的殊荣感,姐弟俩个认真将地瓜干砸成玉米粒大小。母亲再加入小红豆、花生、麦粒、红枣熬煮粥饭。在那个贫困的岁月,腊八粥总是凑不齐八样,但只要少不了那浓浓的母爱,任何粥饭都是香甜的。况且母亲天不亮就起来点火熬粥,大火熬开,我们在被窝里都感觉到炕席热乎乎的了。再调细火慢炖。这时母亲忙把我们那有些重量的棉衣拿到灶前烘烤,然后迅速套到我们的小胳膊小腿上,洗漱完毕,就开始盛粥,厚嘟嘟的褐色的腊八粥轻松滑向我们的小胃,直到撑个肚儿圆。才无比幸福的帮助母亲在院子里耽搁好木板,铺上高粱席子。

在我们高密,腊八也是大扫除的日子。如果这天没空,也要拿个大扫帚象征性的哗啦几下,代表今天开始扫除了。以后哪天清扫都可。我们小孩最喜欢打乱一成不变的生活,觉得兴奋好奇,乐颠颠的抱出各种能搬得动的铺盖和器物。母亲早就买好一大方土粉子,在大锅里馇好地瓜浆糊,粉子切成细末,倒入浆糊中,搅拌均匀。姥爷帮母亲扫屋,嘴上围条白毛巾,仰着脸,灰尘落满屋子,这时候母亲绝对不许我们进屋,怕叫攒了一年的灰尘迷了眼睛。待清扫干净,用土粉子刷墙。土粉子刷的墙壁并不莹白。但是有种干净的清新味儿。除旧迎新这是第一道工序,也是最繁重琐细的一样活。

我们的兴奋跟父母外祖父的劳累成正比,在炕上铺了一年的麦秸草里、或者橱子的后头找到丢失的发卡、蝴蝶结、弹弓、玻璃球,走失了一只的袜子、袖套、纽扣,它们都欢欢喜喜的回来过年了!

而且己经压瘪的旧的麦秸草都统统清除干净,换上早就准备好了的新的麦草,腊八节这天晚上的热炕别提有多喧腾了!麦草散放的都是嘉禾的芬芳味儿!香喷喷!待安排我们睡下,劳累了一天的母亲还要煮黄豆,在我们家乡,腊八节是煮豆奤酱的日子,就像北京制作腊八蒜一样。从古至今,高密大酱在山东也是很有名的特色小吃。它与莫言笔下的卡饼是相辅相成的,单饼卷鸡蛋是一种吃法,单饼卷大酱伴大葱是另一种更过瘾的吃法。不信你可以体验一下。

母亲文火煮烂黄豆,趁热捣碎成糊状,一个个做起来,像做馒头差不多,只是要做的高高的!民间有风俗寓意:把酱做高,孩子长大高个!母亲今晚几乎忙个通宵,就是要把煮软的豆子做成高高的叫做“酱”的形状。把高粱秆儿的盖垫稀疏铺些豆秸草,将酱摆好,放到透风处,等待时间将之滋去。到来年的二月初二切片,用水泡酱,晾晒通透处,寒食节就能吃到鲜酱了!是人间再也尝不到的美味,鲜啊,过瘾!乡野地头干完活的农民则爆出粗口夸赞。

据父亲讲,周边县、市对高密大酱也是情有独钟。母亲每年都要给二姨家做一些,二姨夫特别喜欢吃。表哥们用于酱茄子。酱包咸菜也是高密特产,用酱包皮辣菜,油性滋进辣菜里,特别美味。倒是酱牺牲了自己,就像柯拉一样了。鲜酱吃些日子。晒在盆里的泡酱也晾干水分,再次做好盛在坛子里,吃若干年不会变质。正宗豆酱制作的过程是漫长的。它和早先人们不急不缓的生活步调是一致的,像木心诗中所言,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腊八》

秋窗

腊月总是我所喜欢的

有雪有西北风

很孤独但是更真实

又要过年了

年农历的年

象永远活着的祖母

怀揣岁月和旧事

怀揣人间烟火

在村口开始张望你

腊八

我开始在一轮清辉和怀念里自言自语

我翻找五谷米豆花生都放在哪里了

年事还不高但往事久远

我也开始絮叨

我在厨房里生怕忘事

分辨着泉水和柴火毕恭毕敬

烟火飘向冬日的黎明

我看着钟表这就是腊八的火候大火变细火文火

熬粥熬人生

此刻若有一群后代推门进来

谁叫我一声娘奶奶或姥姥

我会成为谁的乡情家园和背影

还有那如年画般的回忆

当家乡变成故乡

腊八的早上

我们想念那小村庄

还有灶台前的娘

我是伸手的小碗她是香甜的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