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蒋慎敏通讯员万佳俊
以低于接近正常价格一半的批发价进货,再以市场价格卖出,从中获取巨额利益,河南人张某在一场虚幻的“致富梦”中,一步一步将自己推向犯罪的深渊。
原本只是售卖喜糖盒子的他,如何会成为一个售假的店主?
浙江警方现场查获大批量假冒糖果,涉及到多个品牌,这其中又隐藏了多少黑暗利益链条?
年3月6日,伴随着张某的落网,一张制假、售假的灰色利益网逐渐浮出水面。
今天(8月2日),浙江嘉兴南湖警方公布了案情始末。
假巧克力制作流水线
陌生人一条短信
他订来第一批假德芙
年,对河南小伙张某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他离开家乡来到台州,开启了自己的下海经商之路。
张某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店,主要售卖一些玻璃瓶、铁盒、纸盒等婚庆类的喜糖包装盒。
但渐渐的,张某意识到只靠卖这些小玩意儿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太多利益,如果在喜糖盒中捆绑销售一些糖果,能够赚更多钱。
最开始,张某找到正规渠道进了阿尔卑斯、旺仔、棉花糖、水果软糖、德芙巧克力等糖果。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张某从正规渠道进来的一箱德芙巧克力是元。
虽然利润比较微薄,但张某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将店一直开了下去。
直到后来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消息,让张某彻底改变了未来人生的行进轨迹。
陌生人没有多说,只是发来一条简短的消息,“德芙需要吗?”
带着些许好奇,或者也是为了拓宽以后进货的渠道,张某添加了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