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就该“剁手”吗
“理性消费”并非陈词滥调,但也应看到,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现在的消费者也早已在长达几年的双十一大战中“历练”得越来越精明。
刚刚过去的这个双十一,民的购热情之高令人惊讶,以第一个100亿为例,前年达到该成交额花了近六个小时,去年耗时38分钟,但今年仅用了12分28秒。截至12日凌晨,阿里旗下的天猫 双十一 销售额已达到912.17亿元,超过去年全天的571亿元。 当 剁手* 们用诸如 双十一最该打折的是什么?答案是自己的手。 之类的段子互相调侃时,这究竟是对非理性消费的一种担忧,还是表达一种 我买我骄傲 的历史参与感? 有大数据显示,时常购的消费者占了双十一买家的大半,他们会把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需求集中在双十一这一天来释放,盲目跟风消费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并不占多数。比如,虽然 京报调查 的结果显示仅有20.3%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在双十一购物,有近80%的受访者参与了双十一购。但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有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只是买了一些早已看好的必需品,专等 双十一 这一天打折时来购买。 诚然, 理性消费 并非陈词滥调,但也应看到,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现在的消费者也早已在长达几年的双十一大战中 历练 得越来越精明。 下一篇 “买不够1万弄死游客”究竟怪谁 参加百元团确有贪便宜之嫌。但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就是,游客与旅游团签订的旅游合同有没有注明这是购物团、必须消费多少钱? 作者:阿曼